据“法治通辽”微信公众号消息,自诚信建设工程启动以来,通辽市紧紧围绕提升惠企便民服务水平,通过立法创新和协调配合等措施,全力打造服务规范、文明诚信的政务形象,为政务诚信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精准助力。
自诚信建设工程实施以来,通辽市切实加强12345热线管理,通过制定立法、协调配合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惠企便民服务水平,打造服务规范、文明诚信的政务形象,精准助推政务诚信服务体系建设。
近日,在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第六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暨优秀信用应用场景微视频征集活动评选结果正式公布。新城区司法局报送案例《“三个一”推进全链式政务诚信建设》荣获第六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奖。
对此,该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七纪检监察组督促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政策兑现中的“迟、慢、繁、难”等问题,推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清单,企业无需提交申请,即可享受优惠政策。截至目前,该市已发布3批129项“免申即享”政策清单,已兑现资金45.81亿元,惠及企业120余万户(次)。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不断深化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完成“稳投资”任务,改善营商环境,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前期对本级行政权力“应取尽取、应放尽放”的基础上,以整顿、规范、提速、增效为目标,按照“改问题、改机制、改布局、改作风”的要求,结合职能持续深挖潜能,不断深化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陕西省大力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担保。为进一步分散风险,陕西省引入再担保机构为市县融资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形成了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省再担保公司、市县融资担保机构、银行、财政部门五方分险的风险分担机制,有效提升了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积极性。同时,陕西省积极优化担保业务模式,大力推广“总对总”批量担保模式。今年以来,省财政拨付融资担保奖补资金1.8亿元,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新增担保业务951亿元,平均担保费率0.8%,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农户超过11万户。
2024年以来,新疆巴州税务局积极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持续完善“银税互动”服务举措,帮助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问题,通过“银税互动”项目,已帮助1576户企业获得信用贷款8.55亿元,助力诚信企业高质量发展。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畅通经济循环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切实推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按照省、市工作部署,黑山县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并于2024年12月26日下午召开“黑山县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推进部署会”,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没有抵押物”“我们从深圳刚迁回来,需要资金建厂买设备”……10月21日上午,湖南省发展改革委财金信用处带领“湘信贷”平台运营团队将融资服务送进郴州园区,携手农业银行郴州分行、中国银行郴州分行、湖南银行郴州分行等金融机构,听取企业融资需求,为其解决融资难题。
近日,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淮北烈山支行将500万元资金转入安徽科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账户,这是淮北市“皖质贷”首笔质量融资信用贷款落地。